“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上,蔡仕伟讲述民间艺人的守艺之路。 南都·大道意境供图 “中国民艺的现状就像我现在的头发。”42岁的台湾著名设计师蔡仕伟指着自己锃亮的脑门,既是调侃,更是担忧。10月12日下午,蔡仕伟做客“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曾在著名国际广告公司任创意总监的他没有讲述自己的设计之路,他讲了别人的“守艺之路。
逛旧货市场找创作灵感 时光回放到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一个小男孩穿梭于街头巷尾,他在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庙宇前驻足凝望,那精致的雕工、丰富的色彩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幼年时期的蔡仕伟就表现出对民间工艺的强烈喜爱,如今的他每到一处都要打听是否有旧货市场,如有,他就一定要逛逛,“广州也有这样的旧货市场吗?我没有逛过,但民间工艺给了我很多创作的灵感。” 他是一个著名的设计师,也是一个民间艺术的忠实记录者。如今,蔡仕伟觉得自己有责任去记录民艺传承堪忧的现状,所以他选择了做一个独立出版人,《首抄本》、《守艺人》、《集物志》随之诞生。
找老艺人探寻民艺来由 近年来,蔡仕伟驱车去过浙江、湖北、河北等地,采访当地的民间老艺人。当木活字印刷、彩色剪纸、木板年画、枫香染这些艺术,离我们现代人越来越远时,他却还沿着轨迹去尽力探寻它们的来由。 “我们到浙江瑞安东源村去看,那里修族谱大多要用木活字印刷。先是写字,到刻字,拣字、印刷,其中写字还要反着写……”蔡仕伟讲述了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满是敬佩。 让蔡仕伟深有感触的是,他只是用了几天去采访,却看到了的别人一生的努力成果。这是非常幸福、非常感动的事情。“他们曾经划破了多少次手,失败多少次,我知道,我并没有看到。”
对民艺的未来他很悲观 另一个让蔡仕伟震撼的是,大多数的民间艺人,他们的父亲并没有要求他必须传承这个。“他们对我说得最多的是,这是从祖辈就开始的手艺,自然不能在他这里结束”。蔡仕伟说,很多老艺人,年轻的时候也耐不住寂寞,也想过转行,但却舍不得这种文化和历史的味道。 讲座期间,蔡仕伟还展示了采访老艺人时拍的他们清贫生活的照片。“朴实乐观,对技艺的传承有一种责任感。”蔡仕伟这样评价他们。 最后,有读者问道,“对民艺的未来你有什么展望?”蔡仕伟坦言,“其实我还是挺悲观的,像很多老艺人,他们愿意教,但是没有人愿意学,因为太难了。”
“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第六期 “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是广州文化新地标时代·国际单位与《南方都市报》携手打造的品牌活动。每个月定期举办两次,邀请艺术各界精英畅谈创作之旅。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