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广告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来自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告投放花费相比2014年同期下降5%。
3月份CTR针对全国69家广告主进行的在线调研也发现,今年广告主对营销预算的增加比例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数据显示,今年1~4月,电视广告份额下降3.7%,资源量下降10%。
前有新媒体虎视眈眈,后有广电禁令层出不穷,万物互联时代,电视广告“保卫战”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电视广告路在何方,如何破局突围自救?
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
收视规模的缩水加以经济形势的下行、新媒体冲击,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2015年一季度电视广告刊例同比下滑5.5%,形势萎靡。
投放电视广告的品牌数呈下降趋势
根据视扬-广告雷达的统计数据,电视广告品牌持有量同样不足,自2013年1季度高点以后,规模以上品牌逐年递减,2015年一季度刊例花费在500万以上品牌数量已跌回5年以前水准。
省级卫视营收马太效应明显
从2015年上半年不同级别的电视广告总体情况来看,除了极少数频道凭借大型季播项目带来超额收益外,绝大部分频道的经营都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状态。目前电视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富的富死,穷的穷死”。对很多非一线卫视来说,2015年是收支失衡、举步维艰的一年。
一线卫视
传统的界定中,每年广告营收在50亿元量级以上的被称为一线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这三家卫视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看2015年的品牌保有情况,一线卫视中,浙江、江苏通过一系列季播节目推动品牌持有量小幅提升,东方均吸纳力稍有不足,品牌保有量均减少30个左右,强劲的湖南卫视经过激烈的竞争回归常态。
湖南卫视有着稳定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多年在平台、运营、团队等不同层面的持续积累,最终呈现出大型季播项目的资本壁垒、团队壁垒、产业壁垒以及影响力壁垒,这是其他频道短期内无法打破的。
与湖南卫视不同,浙江卫视的发展路径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小快灵”特色,经营灵活、手段多变、市场化程度高。浙江卫视最近大规模提高广告价格,说明一线卫视的优质内容吸金能力进一步提高。
江苏卫视今年上半年在节目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很努力、很拼劲:改造周末板块,吸附青年观众;打造920节目带,打通一周九点黄金线;试水T2O电视电商项目,改变经营方式;开辟新资源,全力链接体育产业。平台声量和品牌保有量均有提升。
东方卫视通过内部改革,已逐渐形成完善的创新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可以进行持续内容创新,在内容领先的基础上,广告持续增长。
二线卫视
一般而言,广告营收在10~50亿元的归于二线卫视,有7家左右,这一区域竞争较为激烈;
二线卫视的品牌保有情况则不容乐观。天津卫视稍有增加,湖北卫视经过2014年疯狂增长之后重回常态。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都与收视率波动呈正向相关,电视媒体只需提升收视率,根据自己在收视率排行榜中的位置,基本就可以提升广告收入。
但目前这种正向关系正在被打破,尤其是二三线卫视,即使收视率有明显提升,仍然无法获得广告经营上的突破——这也是令很多二线卫视头痛的问题。
三四线卫视
广告营收10亿元以下的频道则被列为第三梯队的边缘卫视,它们更多是在“为生存而战”。
2015年三四线卫视基本全面衰退,品牌保有个数均呈现双位数减少。
如今,随着内容采购与制作成本不断攀升,大型综艺节目制播渐成资本的游戏,实力较弱的三四线卫视已无法进入广告主的投放策略范围。
基于大量的优质内容,一线卫视的平台影响力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即便是同一个节目,在一线卫视和三线卫视播出,观看人数会有天壤之别。
结语:在这个以平台为竞争单位的时代,平台影响力大,关注的人数多,广告到达率自然就高,随之而来的广告费亦会不同,呈正相关关系。打赢这场电视广告“保卫战”的基础,或许就是先建设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