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有显著的情绪色彩,可以说灵感与情绪是共生物!
作为非理性认识形式的灵感,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并不是按照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逻辑程序进行思维认识活动的。灵感在认识中的作用或功能,学术界论述颇多。对它在认识中的特点,也有探讨,但意见很不一致。然而,只有弄清了它的基本特点,才能使它在认识中充分发挥作用。根据现有资料综合研究,灵感认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情绪性
灵感有显著的情绪色彩,可以说灵感与情绪是共生物。认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灵感产生之前,认识主体常常处于一种焦虑、躁动、迫切的心情之中。一种企图探究、发现的欲望,使人如醉如痴,甚至有人还表现出癫狂。而灵感一旦产生,顿感豁然开朗,伴随着特有的喜悦和愉快,似一种舒泄后的快感。因此,我们认为,灵感的产生需要有良好的情绪。处于麻木、疲惫、沮丧之中的人,很难产生灵感。据对16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调查,他们在灵感发生前,心理轻松者占44%,平静者占56%,心理沮丧的没有。对50名一般科技工作者的调查,在灵感发生前心情愉快者占52%,平静者占44%,沮丧者占4%。
突发性
灵感何时来临,不受人的思想的控制,不能预料,也不能约定,因而具有一种非预期的突发性。就是说,灵感的出现,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有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灵感突然就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对于灵感的这一特点,人们常用“出其不意”、“忽有所悟”、“从天而降”等词语形容。对此,费尔巴哈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热情和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表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
瞬时性
灵感思维的瞬时性特征,就是指经过潜意识酝酿成熟,而涌现到显意识的灵感突发后,不仅宛若神助,而且停留时空短暂,稍纵即逝,像闪电一样,具有非人力所留的特点。因此,有人把它比作“思维莽原上的昙花”。不少人反映,他们因对灵感的瞬时性特点了解甚少,往往当灵感到来之际不知所措,仍然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方法去捕获它,致使事后头脑里依旧空空如也,这是很值得惋惜的。
跳跃性
认识过程的跳跃性或跃迁性,是指灵感发生时的那种非逻辑的质变方式。由于认识过程中显意识和潜意识的交互作用,促使潜意识所孕育的灵感达到“神思方远,万涂竞萌”时,就意味着人的认识实现了思维的“跳迁”。在高级神经活动中,神经脉冲中的能量也存在这种非连续性的跃迁现象。灵感思维的跃迁,就是与此相关的思维运动的高级形态。所以,信息真髓的跃迁是促成灵感思维产生的一种高级的质变形态。
偶然性
认识中的灵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令人迷惘,实难捉摸。灵感什么时候来?选择什么样的场合出现?受何种因素诱发?均为非预期的、偶然性的浓雾所蔽,难以人为寻觅。你若苦思冥想,它偏不光临;你无意识地在散步、在闲谈,甚至在睡梦中、在半醒半睡的迷蒙状态中,它却会忽然到来。还有的灵感是迸发于主体遇到危急时刻,即人们常讲的“急中生智”。不期而至的灵感,看似充满了偶然性,其实是以必然性为根据的。没有冥思苦想,没有呕心沥血,没有真积力久,是绝不会产生灵感的。所以,灵感的产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模糊性
认识的灵感方式,由于采取类比等或然性很大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由于它的心理活动形式,如情感、直觉、潜意识活动,与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以及与具有定向鉴别能力的“沉默”的大脑右半球有更多的联系,因而就具有现代科学所特别需要的模糊性特质。这种模糊性,能以最少量的模糊信息,有效地判断和概括客观世界的复杂现象和运动,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促成灵活的创造性的新观念组合。
不可重复性
灵感活动,是发生在认识的高级阶段上的一种心物感应活动,是主观的心和客观的物,在特定的条件下的一种突然沟通。构成这种复杂的感应活动的主观情性,好比人面各不相同。哲学家别林斯基曾十分深刻地指出:“两个人可能在一件指定的工作上面不谋而合,但是在创作上绝不可能如此,因为如果一个灵感不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两次,那么,同一个灵感更不会在两个人身上发生。这便是创作世界为什么这样无边无际、永无穷竭的缘故。”
非自觉性
自觉的循轨思维或越轨思维,其认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都是受人的自觉意志控制的,都是一种自觉的随意活动。人的随意行为的大脑控制机构,能对自觉思维活动发号施令,可对突发性的灵感活动,却无可奈何。从灵感激发系统的一般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随机的外界偶然事件的发生,还是积淀意识提供的内在思想闪光,都不受人脑意识机构的直接控制。这样,就形成了灵感这种精神活动特有的非自觉性。
综合性
综合性,是灵感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灵感激发系统的心理机制,正植根于人脑的综合功能之中。灵感的各种表现形态,就其心理形式来看,它们不过是一种感受活动、情感活动、潜意识活动。正是这种综合性联系,人们才能既表现出认识方式的特殊性,又表现出认识能力的高级性。
独创性
在认识成果上,应该说认识的灵感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都具有创造性。区别仅在于前者具有“反常规”的独创性,具有突破传统思路的开拓性,后者则只能在不超出前提知识的条件下进行有限的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创造性,往往是这种不遵循某种逻辑规范的灵感迸发的产物,这就是灵感的独创性特点。
事实上,在一切探求未知领域的理论思维过程中,人们不仅要靠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且还得借助灵感思维的巨大创造力,才能达到“率尔造极”的创造目标。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