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幸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Prada曾经很“奢侈”,但不久就“乱性”了,并且“乱性”的不仅仅只是Prada,还有“红色女郎”法拉利以及“奢侈品之王”Absolute伏特加。
Prada突破了自己的女人品牌定位,它曾经说自己是“最了解女人的品牌”,然而在1993年的时候,Prada紧随潮流推出了秋冬男装和男鞋系列,开始试图“了解男人”。Prada品牌原有的忠诚女友们很迷惑:Prada到底是变性还是变心了?她还是我的Prada吗?
受到困扰的还有法拉利,它曾经是一个纯情的“红色少女”,但今天已成了一个涂脂抹粉的“贵妇人”,昨日的高贵早已不复存在。一切仍然出于它的“品牌延伸”,它进入了它不该进入的禁区。在恩佐时代,它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只属于少数人,然后恩佐辞世后,继任的卢卡突破了恩佐当年“有钱也买不到”的祖训,将法拉利品牌扩展到了中端和中高端的大众市场。
也许最为矛盾的是Absolute伏特加,它有着不同寻常的“品位、体验和个性”,但这些并不足以支撑一个真正奢侈品品牌的全部。作为一个奢侈品品牌,如果不能为一个特属阶层专有而泛滥成了一种“有钱就可以享用”的大众消费品,那几乎可以等同于“少女的失贞”。现在的Absolute伏特加的价钱实在太低,低得一般的工薪阶层都可以在心血来潮时随意“过过瘾”,而且潇洒之后,也不会留下任何“心痛的感觉”。
冲动的惩罚 想想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为Absolute伏特加、法拉利和Prada的奢侈埋单。富豪们愿意为人头马、宾利和梦特娇一掷千金,却很难为Absolute伏特加、法拉利和Prada多付出一分钱,它们开始遭遇到了当初“冲动的惩罚”———富豪们已经开始对它们品牌本身的价格斤斤计较了,它们不再可能像一个真正的奢侈品品牌狮子大开口一样地漫天叫价———随便在价签上面加个零,富豪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在奢侈品的字典里,没有“盈利”的词语,奢侈品品牌天生就不是为“盈利”而生,打造一个奢侈品品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纯真的“商业梦想”,它经营的是一种“梦想”而不是一个“产品”。塑造一个顶级的奢侈品品牌,时常会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感喟,选择了奢侈品之路,就注定要“不食人间烟火”吗?也有例外。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