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食品安全事件引人关注。而个别企业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首先想的不是尽快解决,而是如何掩盖真相,这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步伐加快,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也日益严峻: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在加大、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警惕意识不断提高、民间组织媒体力量社会监督日益透明公开、公众公民意识逐渐觉醒,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落井下石等,一不留神,企业就会陷入“信誉危机”和“品牌危机”中。权威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有影响的品牌危机事件每季度只有几件,2004年上升到每月几件,今年则猛增到每月超过10件,市场已进入品牌危机高发期。为此,亟需提升品牌危机管理能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发生突发事件,因为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企业。如何机智处理,恰恰是企业文化和管理能力的高下体现。一个负责任、敢作为的企业从来都在公共危机中开诚布公,不亢不卑,居于主动积极位置。有的企业已经设置了常态化的危机处理小组或“首席风险官”,按照客观公正的危机处理程序自然处理:“弄清问题、设定目标;在头几个小时迅速行动、展示领导能力、作出回应;从外人角度看、抱坦诚和开放态度;统一管理信息的流入和流出;假设最坏的可能情况,采取补救和预防措施;组织一支高层专职回应小组;顾及和消除所有受众的疑虑,并对受影响方表示理解和同情,”消费者就是值得信任和安慰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不良信息是“信息炸弹”,但更是敦促反思的提醒剂;各种监督是不依不饶的追讨,但更是重树形象的好机会。依靠自身的真诚和信息透明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将“危机”化成“机遇”,尽早消除负面影响,完成企业精神的涅槃和升华。可目前一些企业的危机处理手段是能拖就拖,能盖就盖。总认为消费者就是无法沟通和信任的“敌人”、媒体监督就是找碴子、不依不饶就是“往死里打”,完全将社会公众放到了对立和敌视的位置。欲盖弥彰、一手遮天的“危机公关”也许能达到暂时无事,可内在矛盾被掩盖了,还会有诸如此类的危机继续“找”上门来,一位哲人说过,“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无法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错过了纠错好时机,反而成了葬送企业继续发展的坟墓。
现在社会信息如此发达,谁蒙蔽了群众,遮挡了“信息阳光”,谁就会被无情淘汰。在不少公共危机事件中,公布的时间越早、公开的力度越大,危机危害和社会损耗就越小,也就能占据主动位置;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恐慌和伤害。
广大企业有必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大企业和社会、政府、媒体、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在最快时间内获得不良信息,缩短危机时间,积极应对,减少损失。一定要有诚信诚心,而不要遮遮掩掩,糊弄公众。只要心诚,有崛起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广大消费者内在的支持,危机企业同样能成为更加成熟和稳健的企业公民。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 雷振岳 编辑: 李茂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