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奇迹正在发生
事实上,这些超女们正在一个一个显现出来。一款名为“贞水”的国内化妆品就是一个例子,“贞水”在线下只有8个产品,连一个柜台都摆不满,专柜销售受阻;又没有足够的预算在传统媒体上打广告,没有品牌知名度。
2007年6月, “贞水”一上线就赶上淘宝4周年促销,他们主动要求做礼品赞助商,提供9000套化妆品试用装,每天免费派发300套,在淘宝购物满50元即可领取。试用装派发中,贞水夹带了大量产品介绍。派发后,店铺流量超过之前的600%。
紧接着,贞水和淘宝在社区“美容化妆居”开辟活动帖,号召用户写出自己的祛痘经历,只要发表,就可以得到礼品赠送。这类活动在淘宝向来火爆,用户纷纷分享自己的体验。贞水在活动帖中接触到了大量精准的目标用户,流量明显转化成销售率。
与此同时,贞水提出和淘宝合作制作问题肌肤的系列专题,根据问题肌肤的类别,整合大量产品信息、产品评价等内容,相当专业,被淘宝欣然采纳。在每一个专题中,贞水都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其中,与国际大牌化妆品站在一起,提升其品牌美誉度。
经过这三次PK,“贞水”每天支付宝交易额保持在15000元左右,新客户成单数增长1000%,完全不输国际大牌。因为他们在消费结构上最符合中国网民的需求,并且可靠、有保障。 “贞水”这样的国内品牌正是淘宝的中坚力量。
网购 品牌的另一条战线
当企业选择了网络销售渠道,他们就要知道,网上和网下真的有可能是两个商业社会,那里的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是电视广告,更不是超市、专卖店这样的渠道,而是论坛和口口相传。
互联网已经进入碎片化阶段,网民花费在中小网站上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大门户网站。刚在今年9月份整合了阿里妈妈的淘宝覆盖了中国八成以上网民,远高于百度等搜索引擎的覆盖,它可以把企业的营销传播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并为他们滚雪球似的带来源源不断的消费者。
网络时代的品牌还起作用吗?
上面的例子引出如下问题:网络时代的今天,品牌还起作用吗?如果是,网络是如何改变品牌的,公司又该如何去适应这个变化?下面是两位专家的看法。
Scott bedbury: (brandstream 公司ceo, 客户包括nike,曾指导 just do it 宣传)
十年前普通人认为搞品牌就是给产品起个有创意的名字;设计新包装;或者做个电视广告。在那个简单的时代,媒介工具少,产品竞争也不激烈,但是今天品牌就是一切,千真万确。品牌不再仅仅是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公司在人们脑海中所有印象的总和。它代表了相关的一切。
一些网络零售商不理解销售规划,特别是从品牌的角度。很多不过是在白费力气,特别是那些不权威的网站简单介绍产品和价格,而不说明有何特色。更糟的是,很多消费者在找信息和品牌,不及时提供信息的零售商只能错过机会。价格并不总是决定一切。
制造商也必须认识到他们再也不能仅仅生产、发货了事,而对销售商的经营漠不关心。零售商们最终会因为有人比他们更迟钝而受害,而世界上从来不缺迟钝的制造商。假如客户心目中品牌形象遭到破坏,销售额和利润最终将一落千丈。通过创造多种独特的产品,品牌和销售商有很大机会保持自己的利润空间。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品牌能活得滋润,而毫无特色的大路货最终会出局,事情就这么简单。
John Hagel (麦肯锡电子商务前负责人,哈佛教材作者) 我们正处于品牌观念转型的时刻。过去,品牌意味这样的承诺:你可以信赖我,购买这个产品或者说从我这里购买,因为品牌保证了我的品质。但是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世界中,品牌具备不同的含义:我理解您,一个消费个体的需求胜过任何人,而你可以相信我会提供给您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是很多公司在一点点做着。比如Amazon 利用客户档案提供最佳推荐。大多数制造企业可以在为客户目标的方向取得很大进步,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但总有局限。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不得不作出根本性的改变。究竟做什么样的生意?比如当福特公司意识到某个客户最需要的恰恰是通用汽车, 它该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做出选择,就不再是制造汽车,而是经营客户关系。超越福特汽车本身,建立深层次的客户为中心的品牌,大有潜力可为。
长久以来直销被认为是一对一的行销方式,即便在网络上。这种概念束缚了我们的头脑,远远没能发挥出电子网络的潜力。客户真正想要的是许多商家为一个客户服务。他们想通过网络的能力取得任何需要的资源,但作为单独客户,又希望能把各个部件合成在一起方便地购买。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