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在设计上对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回忆、理解、接受;东方人学习西方艺术,西方之设计,又用来“改良”“改革”东方之设计得有个认识过程。上世纪画家林风眠认为“中国现代艺术,因构成之方法不发达,结果不能自由表现其情绪上之希求”,在绘画界有东方画家对外来艺术的选择性接受立场,设计界同样如此。但是以人为本,和谐共存这两点东西方是都推崇的。中国古人创立的阴阳学说,太极就包含了和谐二字。太极符号标志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元素,已被评多国家认同和运用,成为一种国际化的同时带有东方意味的设计和文化符号,这是一种成功的也是平等的国际交流,中国接受西方设计艺术改良自身的同时,也在丰富和改变着这个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对于设计师们而言,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尤其是对本土文化的钻研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若想把外来之文化嫁接在本土之根上,当然还需选用健康、茁壮之体。 我们以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面对着世界一体化即经济全球化的大文化背景,但这市场经济的主体却是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支配世界经济的同时,也挥舞着一把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利剑,西方财团和设计公司也以他们的钱包诱惑着各个民族国家的设计师流进西方先锋艺术的旋涡。因此,面对着世界性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艺术潮流,新一代的设计师或者是称为新新人类的先锋派青年,在他们以先入为主的西方视觉文化观念投入到全球通的网络之时,是否考虑过应以民族文化为主体性上的一个“融”,是否还记得我是本民族的自我,当哲学上以“东方主义”抵御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时候,世界上是否也需要一个清醒的文化策略,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棘手课题。作为流行时尚的大众消费文化,就象到处贴满的可口可乐、百事等商标那样可能是主体性最为薄弱的一环。作为先锋艺术的青年艺术思潮因为基本上是“西道西器”的时髦,东方人处于尾随状态。但是艺术消费的主流应该旗帜鲜明地立足于拓展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稳妥融合,既体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拿来”,又体现“海纳百川”大度的“容”,以丰富艺术设计的应有功能和多元效应。
同代化=西方化=世界化,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思维,但仍然有保护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问题。而设计艺术的现代化则不能尽用这一公式。在一些传统文化根本较浅的西方国家,艺术的国界可能是模糊的,但仍然存在法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对抗。尽管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势文化的姿态,世界毕竟达成了多元共存的共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由世界到国家——民族——地域——个人的主体性相关的层网,将构成21世纪新的文化景观。
今天,面对国际的潮流,中国设计如何走,我们该怎样与外界接触,如何运用本土化的符号元素在“融”的基点上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的设计师把外国人的设计作品或设计符号拿过来作简单拼接和改变,此举甚至可说成“抄袭”。当中虽然有一些中国式符号或元素,但是它缺乏一种和谐与自然协调,而且还违背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国际化应该是多元化、民族化。
现代设计主旨和谐和而不同,我从我的平面设计经验中,也初步体会到同样的设计元素融合也许能品尝出不同的味道。 平面设计是展示创作者的思维的一个平台,把自己的思想立体地展现在一张白纸上,在“融”的前提下,充分去创造,去改变、去进化……这是我所理解的平面设计。
可喜的是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的接轨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奥运的到来,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也给设计带来了机会和挑战,从建筑到标志到吉祥物和招贴广告,作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确实应该展示一下中国元素现代文化背景下的蕴涵,也确实应该以开放的胸襟取人之所有,在“融”的基点上打造出一种新的平面设计的“亮点”、“新招”,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设计。李可染先生曾有“东方既白”的理想,我想这不仅包括东方传统艺术走向现代的自信,中国的设计也将展现出“东方既白”的新的曙光。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