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需要去了解历史、感悟内在文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汉民教授在设计专业执教满50年了,学生们特地在9月中旬举办了“视记50——陈汉民从教50年设计作品展”。展品中有陈教授求学时期的绘画作业、早期绘制的招贴画,以及他设计的上百件标志。
“与其说是成就展,不如说是回顾展。”陈汉民对本报记者说,“我希望现在的学生们通过这些作品,能看到在当时特定的教学环境里,我们是怎样学习、工作,怎样使设计接近人民、接近生活、接近国家需要的。”
国家兴盛则设计发达
陈汉民设计的标志有很多是大家所熟知的,如1997年香港回归的专用标志、北京王府井饭店的商标,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行标等。他还曾多次担任国庆活动的美术设计工作,并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火炬、奖牌、体育图标、公共信息等标志的评选。
回顾2008年奥运会,中国设计充满了人们的视野:中国印、福娃吉祥物、金镶玉奖牌、祥云火炬……可以说平面设计在这次奥运会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科技的中国。“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谈不上什么设计。”陈汉民说,“那时候经济条件落后,大家吃不饱肚子,衣服只求能穿暖,男女老少统统都是一个颜色,没有任何个性可言——那个年代不需要设计。”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建院之初组建了两个专业:陶瓷系和装潢设计系。“这两个专业反映了国家的需要,当时国家正在发展经济,所以需要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平面设计当时称作装潢设计,再具体一点叫工商美术设计。”陈汉民回忆道。
如今我国的设计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一个国家的经济越繁荣,设计的力量就越强大。设计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陈汉民说,只有经济文化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才需要设计,同时设计从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很难说有这样的国家,经济文化非常发达,设计却非常落后,或者经济水平非常落后,设计却非常先进,这是不可能存在的。” 朝前迈,更需回头看
1980年,陈汉民到法国考察,期间到一个服装公司参观,观看了厂方组织的一台模特表演,所闻所见让他眼前一亮:世界原来如此多彩!当时,一个时装设计师还预测说,明年的服装流行色将是紫色,陈汉民很惊讶地问对方何以这样预测,那位设计师说:“知道过去就能知道现在,知道现在就能分析将来。”这句话给了他很大触动。
“搞设计需要了解历史,需要感悟文化。”陈汉民说,他把这一观点总结为三句话:回头看、朝前迈、快一步。“大家现在只知道‘朝前迈’,却不懂得‘回头看’。试想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怎么朝前迈?那一定是盲目的,没有根基的。”
“现在的一些年轻设计师不但要前卫,还要搞颠覆。然而历史、文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我们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延续,设计怎么可能只去追求颠覆性?”陈汉民认为这是现在设计界的不足。“如果硬要杜撰一个天外来客,那么,这种作品肯定是脱离实际、人文、价值观和审美观的。”
陈汉民设计的优秀作品有上百件,每件都特征鲜明、易懂易记,在这些作品背后有一个“简单”的设计观:中国风、民族情、国际观。说到国际观,陈汉民表示,中国的广告标志从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刘家针铺”,到现在各种琳琅满目的广告、包装,经历了几百年,这是一个外来经济侵入、继而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果。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今天,我们不能避开国际交流。然而,中国设计能否与世界接轨却值得探讨。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