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据品牌现有和未来的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指标对品牌分类管理; ——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均较低的品牌,应退出或转让掉; ——市场占率、盈利能力均较高的品牌,应加大投资力度、市场渗透; ——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低的品牌,属老化,应调整、改换包装; ——市场占有率低、盈利能力高的品牌,有潜力,应加大投?褪谐⊥乒恪?br /> ● 品牌共用和许可 1)对企业群体成员实行差别化的品牌共享策略: ——核心企业享有无条件使用公司商标、名称、标识的权利; ——控股子公司较大程度上可以享有母公司品牌权利; ——参股子公司可以有条件地享有母公司品牌权利; ——协作层经协商订立合同可以享有母公司品牌权利。
2)对成员企业使用品牌情况,经常性检查,防止某一成员企业的低劣产品或服务砸了整个企业(集团)牌子。 3)对以名牌商标为龙头,以商标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企业或联营,更需要控制、避免卖商标增效益。
● 名牌延伸 借助名牌效应,在原有的品牌下推出新产品。
1)名牌延伸,须沿着产品纵深方向,形成名牌系列化拓展。
2)当两种产品差异较大,不能沿用同一辅助、细分市场名牌。 “名牌不能是个筐,什么产品都往里面装。”例如,一个白酒名牌,扩展到白兰地、葡萄酒、黄酒、啤酒、药酒、无酒不包;一个卫生品牌扩展到餐巾纸、上下不分;娃娃饮料,扩展到老人也香。这些都犯了大忌。
3)一个品牌定位在特殊商品、特殊档次上,一般不能跨档次地泛化。
4)在企业的总品牌下,较能够统合、包容较多的产品,如“松下”、“日立”等。但不能被滥用,仍需局限在某一行业或产业中,像“可口可乐”商标至今仍局限在饮料领域。
5)尤其谨防品牌延伸中“后院起火”,新产品尚未站稳市场,而原有名牌市场却逐步丧失。
● 商标抢注对策 1)按国际惯例,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是申请在先,注册在后。因此抢注他人商标,也以牟取暴利,给原商标使用者带来巨大损失。
2)防患对策: ——及时注册商标,在企业开业时去申报注册,在商标尚未知名时去申报注册。 ——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国家注册商标,尤其公司产品、服务极有潜力输出的市场(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国际法和各国商标法对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商品未到、商标先行。 ——注意商标公告,一旦发现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与自己的商标相同或近似时,及时提出异议或撤销申请。
● 商标假冒对策 1)使用高技术防伪标志区别假冒商标。
2)建立独特营销渠道,控制企业商品销售网络,以使消费者区别真伪,达到防止假冒。
3)预防性注册防范商标,即围绕使用的核心商标,注册一批名字、图案相近的商标,保证商标的独占性,以避免假冒者鱼目混珠。
4)对假冒商标侵权行为应及时制止,配合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或向法院起诉。
● 商标合资 1)目前,国内以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与外商合资成立新的企业,以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但在合作中,外商如是国际上同类产品的企业,其合资目的,则是将收买吃掉的国内品牌,作冷处理、弃而不用或作为低档货,而大打其国外品牌名称,从而达到击败国内竞争对手,占领中国市场的意图。
2)国内企业在合资或进行三来一补时,习惯于使用国外著名品牌,实际上受制于人,不能创立自己的品牌。从长远看,外商停止商标许可,国内企业将被釜底抽薪,损失巨大。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