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贵州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通过了国家商标局的初步审查。开始进入“公示期”。
不过,这激起了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弹。业内人士表示,“在公示期内估计会有很多企业提出异议,茅台国酒商标通过的可能性很小”。
五粮液的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茅台申请国酒商标这个事情全国人民都在反对。”
“国酒”一词的来历
“国酒”不是注册商标,不是品牌名字,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
这个“国酒”,非常精确地指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酒”,而非广义的“中国”的国酒。
这个“国酒”的来历,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1949年建国之时,它是开国大典和几乎所有重要宴会的指定用酒。
第二,1952年,中国首届全国名酒评选,茅台入选八大名酒,并且,名列第一位。
第三,它是周恩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谛造者及国家领导人,最喜欢的,可能也是唯一经常饮用的白酒,它也出现在历次重要的宴请外国元首的“国宴”之中。
我在新书《名字决定品牌生死》的《茅台的王者风范》中,曾专门写到:
“茅台国酒地位的保持,根本不用担心,因为茅台的故事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
那就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贵州的时候,茅台酒曾经成为一种军用物资,救下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况且,在那样的艰难彷徨的岁月中,在中国现代历史关键转折的岁月中,无论是把酒消愁,还是举杯庆功,茅台酒留在中国共产党人记忆中的深刻画面,是永远无法忘却的,那是一种情感的铭记。
当中国共产党人打下这片江山的时候,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茅台成为国酒,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也就是说,茅台与这个国家,与这个政权,是高度相关的。所以,它是“最贵”的酒,它是“最腐败”的酒,它是“某个阶层的特权酒”......这些,也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酒”的价值,在心里,不在“商标”
这些年,茅台开始多方努力想正式注册“国酒茅台”的商标。
这个事情,从法律的层面,貌似是“必须的”,否则,律师会告诉你,如果没有商标所有权,你会面临极大的侵权风险。
但是,这个事情,从营销的角度看,又是一件“多此一举”的无聊无用无趣的举动。
定位,是在老百姓的心里面,不是在政府的法律文书上。
价值,是因为所有的中国老百姓(除了竞争对手),都认为“茅台就是国酒”。你根本无须出示你的商标注册。反过来,就算是联合国给你发一道御旨,认定你是“世界最好的白酒”,这个,也没有人把它当回事。
就好比,韩寒的杂文写得不错,他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我们并不关心。方舟子是美国名校的博士毕业,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要喜欢和信任他。
国酒,任何人都抢不走。所以,对于茅台,你悄悄偷着乐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去往别人伤口上洒盐,去激发无必要的众怒。
从营销的角度,如果哪个企业也同样使用“国酒”的定位和营销语言,这肯定是一件让全国人民都贻笑大方的事情,没有一家白酒大品牌,会傻到去踩这个地雷。
所以,对于其它品牌来讲,既然这个“国酒”的名词,已经被茅台占据,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现实。
所以,五粮液“代表全国人民”说“茅台申请国酒商标这个事情全国人民都在反对”,这个于情可以理解,于理,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承认了现实之后,茅台的竞争对手,应该如何做呢?
如何打败茅台
这个问题,在战略上,涉及到品牌营销上的一个比较深的领域,那就是,给你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
你要尽力,给你的竞争对手,贴上“负面的标签”。
茅台的这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前些年,只有五粮液。这些年,多了一些如“汾酒”“郎酒”“国窖”类的品牌。
五粮液与茅台的竞争,可以类比国外的“奔驰”与“宝马”的竞争。双方各有长项,双方也各有软肋。
给对手“贴上负面的标签”,这个只是一个战略思路。但具体的战术行为,则需要从名谶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
茅台的负面标签,其实很容易地就能找到。
反过来,茅台其实也一样可以给对手“贴上负面标签”,茅台也可以利用“国酒”的地位,直指竞争对手的“软肋”。这里面的战术技巧,也需要从名谶的角度去思考、去落实。
五粮液的负面标签,也非常容易地就能找到。
也就是说,中国道家的谶纬之学,无所谓“立场”,无所谓“敌我”,无所谓“强弱”,它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是它的立场,而对方,就是它的战场。
中国道家,在商业运作上,从不需要“立牌坊”,我们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已。
“替天行道”,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虚幻、非常不靠谱的说法。
这个世界,没有“天”,只有“人心”;而“人心”,是可以“操纵”的。
佛即是魔,魔即是佛。事物的阴阳两面,是同时存在的。不要给自己树立那么多的善恶的观念。
在当下,做手边的事情,这就是“道”。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