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 2004年创建上海斯巴迪克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担任品牌设计总监,2010年与瑞士形式战略合作,2012年成立昆山斯巴迪克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导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创新坊-导师;荣获2010年上海设计力量称呼、上海设计力量“20人展”策展人之一;马克华菲“创意马达”特邀艺术家、李宁“变.无惧” 特邀艺术家、《型男志》免费午餐-特邀艺术家、伊莱克斯-心享厨房-特邀艺术家等。

刘义自我介绍
爱设计,爱生活;爱时尚,爱潮流;爱创新,爱跨界;更爱创意的70后大叔。从事品牌设计10年余载,帮助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接触不同领域的行业,也学习到不同企业文化;10年的积累和沉淀,学会了很多探索和思考,同时也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他要做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设计师,只有自己商业价值最大化,才能够帮助客户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所以除了经营自创斯巴迪克品牌设计以外,现在在做自主品牌及设计产品的外延,ECUPS/艾杯是2012年上半年推出自主品牌创意陶瓷杯,目前在沪部分商场销售良好;2012年和金融界的朋友一起创建领硕投资,专业于对冲基金研究,今年启动LANCHOR/朗奇专注商业地产标识设计,成功为商业地产客户提供细化的专业服务,今年年底会启动快餐连锁品牌;设计需要走进去,然后走出来,同时也要做专家中的杂家,杂家中的专家,你会发现有不同的天空。
刘义作为设计师需要四大品质“坚忍、宽容、自省、纳新”的解读
我曾在《青年报》中解读过,眼睛一瞥过,也许大家觉得这是四个激励人心的词组,当然这是的。但是拆分开了就是“坚”、“忍”、“宽”、“容”、“自”、“省”、“纳”、“新”,这八个字,对于我来说,就如同八盏明火一样,照亮我前进的路,我希望能寄语青年设计者们: 坚:坚持,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一如既往地去追寻,用不同的方法和路径去实现它; 忍:忍耐、忍受,能够耐得住寂寞,设计是一个寂寞的行业,特别是你越走越远的时候; 宽:设计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需要你兼容并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的只是; 容:为人要坦诚,要能容得下各个方面的意见并及时修正自己性格中的缺点; 自: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省:要时刻反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并逐一修正; 纳:尽量广泛地接触各个行业和人群,收集各种新鲜时尚的信息; 新:要有足够的能力接受新事物,从中吸收到新的知识并为己所用。
这八个字,我时常拿出来鞭策自己,也希望爱好设计甚至在别的行业有这自己梦想的青年们能够共勉。梦想就是一段并不轻松的路程,而这段路程要用汗水去铺就,并坚定的走下去。
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标识艺术化演绎大赛的联合策展人,刘义对于本次大赛的期待
因为此次比赛是由CCTV-9和视觉中国联合发起,围绕CCTV-9纪录频道“错位立方体”LOGO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立方体的变形计演绎,同时还要融入创意、理念和定位,这相当于一场高智商的比赛,要求相当严格,而且为中央台做设计,这是有很大权威性并且意义很重大,对于参赛者来说这个经历已经是很值得自豪的。我希望每个参赛者把比赛当做一场学习,成功出名,失败涅槃,这都是有价值的。如何从品牌视觉,演绎都TV互动,延展到创意礼品衍生品开发;以品牌基因为主轴,创意互动产品为载体,塑造品牌本质的价值,对于中国品牌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对于参赛的优秀毕业生,是否考虑过让他们加入刘义的团队
斯巴迪克品牌设计是一个开发的平台,不管是新人还是行业精英,斯巴迪克品牌设计的大门永远为有理想有拼搏的人打开;我一直强调中国不缺乏好的设计师,更不缺乏好的创意,是缺乏好的成长环境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斯巴迪克品牌设计经历多年的磨练和积累,形式自己管理及运营体系,成功为诸多知名企业塑造品牌形象;合伙人制是斯巴迪克品牌设计核心竞争力,我们为新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职业发展规划,职务晋升标准;为行业精英提供合伙制及创业平台;不管是新人还是行业人士,在斯巴迪克品牌设计体系中,都有机会做到合伙人;斯巴迪克品牌设计已经有3个合伙人,他们也是从普通的设计师,一步一步做到合伙人,我坚信斯巴迪克开发的平台,会吸引更多设计同仁加入平台,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发展,一起创业; “设计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磨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点和所擅长之处,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这是我一直都挂在嘴边跟同行跟学生强调又强调的一句话。很多学生刚毕业,一股子的激情和冲劲,有些会被社会磨了棱角而没有了激情,有些会被自己打败而顺从了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我很着急看到这种现状,我也是这样走过来,人要对自己狠一点,收获就不止一点点了。
在全球化、城市化、消费文化、娱乐主义这样一个社会图景之下,设计师应该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是靠爆炒出来的,艺术创作与商业价值很容易被人误解,所以我们要用科学来创作商业价值的艺术。目前这个社会图景,不仅要推动企业的成长,要提升盈利能力,所以企业要研发有别于利益化的企业形象,就是商业价值与艺术创作并存的企业形象。 商业价值与艺术创作,它们并不冲突,冲突在于如何运用它们,有时它会是商业艺术,有时会是艺术商业,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他是互相扶持的,像很多能搞噱头的电影宣传一样,要运用成是个会吊人胃口的高手,不断造势,让人们对其产生期待,那么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刘义对设计类的学生教育的建议
在校的学生要珍惜在校的资源。比如:人才资源、图书馆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经验。提醒大家一点:技术永无止境,学会方法更为重要。明确自己的专业主导强项,术业有专攻,如果你什么都了解,却都不甚精通的话,你会首先被淘汰。要对各个设计软件,工艺材料要熟悉,在这里建议正在寻找工作的学生,把PS,ILL,CD,3D这几款一定要学到家,这会是你在面试时遇到的第一个门槛。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要有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也许在校你们没有意识,但是进入社会这些将是你们面临的考验。同时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一个普通的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完全可以适应进程。即使你有多大的、别人没有的本事,但这个行业更多的则是需要孺子牛而不是千里马。
刘义如何理解设计的品牌价值
迈克尔•波特在其品牌竞争优势中曾提到:品牌的资产主要体现在品牌的核心价值上,或者说品牌核心价值也是品牌精髓所。在所有的企业,苦心经营和维护自身的品牌,就是求得一个公众认可的品质质量知名度。但是品牌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品牌的生存既依赖于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又依赖于市场和外部环境。我们的品牌设计是一个协助企业发展的形象实体,不仅协助企业正确的把握品牌方向,而且能够使人们正确的、快速的对企业形象进行有效深刻的记忆。
设计出来的品牌价值对企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有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例如,公司没有完整的视觉形象而显得杂乱不刊,连最基本的名片都不统一,以至于10个公司的人出去见客户别人认为是10个不同的公司,公司没有统一的工人制服、变笺……一切问题都出来了,这样就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销量下去了,定单少了,老板却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回事?所以没有意识的经营者若不善于经营品牌价值,那他们的企业将不治而亡。
刘义如何看待跨界合作,这种方式对设计师、品牌、营销都有什么影响
上海作为世界经济贸易大都市之一,各行各业对设计师的需求是越来越大。跨界合作虽说是各取所需,但是对设计师而已却是个不可多得的锻炼与学习的机会,对于不同企业的品牌塑造本身就需要设计师本身要有强大的知识层面和丰富的头脑风暴,设计师往往不善于言谈,其实对自己以后职业发展非常不利,一个成功的跨界合作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设计师不仅要挖掘客户所处行业的文化和为其打造品牌,还需要塑造品牌营销理念,现在的市场与企业越来越趋向成熟化,对设计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设计市场更趋于理性和成熟,也正在有序健康的前进,我们做的是商业设计,那就应该知道商业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更好的完成它
刘义对微博的看法
微博不仅仅是一种互联网形态, 更是足以引领传播革命的新媒体,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延伸更广、更深的社会网络。微博的使用者还可以同时拥有“传者”、“受者”的双重身份。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能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传播信息及时、丰富、创新,由此大受青睐。
微博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一个自由发挥,自我营销的平台。能够及时的了解大众、生活的新鲜事物,接受到的信息比较及时,在这个满是微的时代,设计师应该好好的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打造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理念,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设计领域在近几年来有怎样的变化
设计在这几年跨界非常之大,需求比往年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它就像一个品牌塑造一般,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需要它来为自己增彩。好比如说,品牌设计是来解决商家或者企业穿衣服的问题。你为何能认出你身边的朋友?因为他们长的不一样穿的也不一样,企业要想与众不同必须有它自己的特点。你穿什么样的衣服才能穿出自己的个性?这就是企业形象设计最核心的部分。
从国内外著名品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展,品牌重塑是很正常的事情。耐克、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全球行业巨头从企业诞生之日起到现在,都是几易其标。直到现在百事可乐、飞利浦等国际性品牌还在不断的改变。历数这些大品牌的换标史我们可以发现,企业不同时期的换标行为,都是针对品牌不同的战略转变而做出的应对行为。如今国际形势千瞬万变,企业的发展策略及品牌形象也要根据形势及时调整,这是世界发展带来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做的是时刻关注行业内的变化,用世界最新的思想、文化和理论运用到设计创意中,让企业认可我们的成果,这样设计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有人说设计一直都不是一个“亲民”的名词,但又来源与大众,理应不能脱离群众,作为一名设计师,您如何看待设计与大众的关系?
大众就是设计的源泉。一个视觉作品的生存底线,应该看它是否顺利地传递出背后的信息,是否具有感染大众的能力,事实上它更象人际关系学,依靠视觉魅力来征服对象。我们的对象就是大众 ,而大众却是我们创意灵感的来源,而我们所设计的作品最终是又要服务于大众。我作为一个商业类的设计师,我的客户是我的大众,我客户所要服务的对象亦是我的客户,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美感,而且需要生活的积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设计师所担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做到知己知彼,需要调查对象,设计师作为大众中的一员,所带的思想与感情都需融入大众,才能带来好的作品。
品牌设计是企业自己的,而企业品牌形象的感知者是大众。大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可是靠企业品牌形象而建立起来的,不是靠某个漂亮的标志或者包装这种单一的行为就可以让大众对企业“忠心”,标志等只是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让大众去强化的记忆您的企业品牌形象。所以,品牌形象是企业与大众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是企业发展的奠基石!而我们作为品牌形象设计的设计师则是大众的所要汲取的源泉。
对视觉中国的年轻设计师的一些建议。
现在的社会很物质,它磨灭我们的理想,我们不能将原本设计美好的艺术急功近利敷衍了事,有些甚至放弃了设计。我希望能将“坚”、“忍”、“宽”、“容”、“自”、“省”、“纳”、“新”这八个字让更多的有梦想的年轻人们理解、铭记、共勉、实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