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弥散与生成”系列研讨活动之设计建筑专场
2013年3月11日晚六点半,潘公凯院长“弥散与生成”展览系列讲座之建筑设计专场在今日美术馆三层展厅举行。“弥散与生成”展览系列研讨会包括潘公凯与各院系师生交流、与学术委员会老教授间交流、青年批评家座谈、博士生授课以及建筑界讲座等多场活动。继3月10日首场研讨之后,第二场研讨会由设计建筑学院师生参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担任主要对话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及今日美术馆副馆长高鹏担任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谭平副院长从对潘院长个展的印象与感受出发,谈及整个展览现场如同“大型的工地”,水墨创作、装置实验、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四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显示艺术家的思考与实践,并由此发问,希望潘院长能够亲自向同学们阐释“弥散与生成”这一展览主题的意义。
潘院长阐释道,“弥散与生成”这一学术涵义是从物理学演变而来的,在牛顿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能量从高阶位向低阶位流动,“弥散”指的就是从热至冷的变暖过程,其过程是不可逆的。能量的差异越小,“熵”值越大,当几近无差异时,达到了“高熵”、“死寂”、“匀质”状态,热量、空气不再流动。然而,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违背、矛盾的是,在无差异、匀质化的过程中仍然“生成”了星系、生命,这种大趋势中的小趋势叫做“负熵的涌流”,如同江流中的漩涡和浪花。用当下全球化境遇下的文化生态作比喻,牛仔裤从美国西部走向全世界、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走到每家每户之中,都是“弥散”,要抵抗“弥散”、创造新体系就需要“差异”。然而尖锐的问题是,在小范围内找到差异容易,大范围内的个体差异几乎消弭不见。为什么要与众不同?潘院长解释道,只有差异能显现人存在的价值,而文化就是在保持差异中“生成”的。针对此次的个展,潘院长表示“跨界实验”是主要的探索方向,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人士都是跨界人士,如爱因斯坦、牛顿、霍金。但是“跨界”同时也有一个误区,就像“创意”一样,潘院长理想中的跨界是将每个界的事情都做到最专业、极致,而不是“不入流”。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
谭平副院长笑称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是在座物理知识最好的人,请吕院长来谈观展感受。吕院长认为该展览在目前的学术状态之下非常有意义,其中过程的整体展示可以让观众看到如何从一个专业角度进行实验探索。这次的讲座可以说就是在“弥散”的教育状态下产生的特色教学,今后的美术教学也可以更多地放在这种非常态状态下进行。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
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谈到,在90年代中期认识潘院长,当时正在做潘天寿大展,在他看来,潘院长的创作之所以不局限于某一专业,是因为他是真正的生活热爱者,从当时布展的细节之处就可看到潘院长敏锐的悟性。“跨界”不仅是跨教育学科,而是一个系统在主体的存在,与个人的修养、发展有关。他用“弥散的碎片”以及“生成的有序和再次探讨”形容该展览的主题,并且借用柯布西耶的话总结:“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身处于这个时代的观察者。”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
针对“跨界”问题,学生提问潘院长是如何从纯艺术走向建筑设计的,潘院长回答,自己从小就是科技迷,数学和物理成绩非常好,因为建筑跟纯艺的差别在于,建筑设计一半是审美感受,一半是逻辑思维,这种理性、工科性思维需要培养。在具体的建筑、设计操作方面,一定要强调思维的精密、准确。潘院长坦言,自己的绘画、史论、建筑设计都是自学而成,从没经过课堂教学,就连国画方面,父亲潘天寿也没有亲自教过,因为他最开始展现兴趣的是理工科。虽然现在的教育部门成天讨论如何给学生配备最营养丰富的教学“菜单”,但是自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成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潘院长以自身的经验为例提议,首先要勤于自学,训练大脑,进而用脑的强度需要提高。当学生问到怎样才能合理地锻炼身体以保证高强度的用脑活动时,潘院长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年轻的时候,一年四季都用冷水洗澡以此锻炼自己的御寒能力,因此几乎从不感冒,除了一般的体育锻炼,还经常去钱塘江游泳,他笑称现在的自己都是在“吃老本”,如此才能经常不眠不休地工作。
讲座现场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