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山寨现象”,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怎样去推出一种适合群众消费能力和审美水准的产品用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企业家们都在绞尽脑汁地构想新一轮即将推出的产品,而山寨和山寨产品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其产品表现出的模仿、快速、平民化的特点似乎已开始深入人心。面对广阔的市场,利润、创新、品牌,孰轻孰重的矛盾摆在了人们面前,在竞争对手如云,产品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现实状况下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的企业已经进入了多快好省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经营戏法当中(经济基础雄厚的少数公司暂且不论)。企业经营的效益需要精确到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在他们看来做产品就跟搞科学实验一样,等别的实验室把科研成果一公布抢占了先机,姗姗来迟的产品往往会失去了人们所期待的新意从而失去了价值购买的及时性,除非你的产品有独特且专业的核心技术、有强有力的卖点、更具实际的应用性来吸引消费人群才会得到他们更多的青睐。
创新作为一个热门且充满挑战性的话题,让企业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光靠企业单方面的努力已显得力不从心,对于企业而言,每增加一份投入,就要在其生产成本上面增加更多的支出,即便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效益在短期之内很有可能不会见效,企业采取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的方针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浮躁心理,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很不利,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其产品在消费大众面前就不会有更多的号召力,企业也就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稳固且可信赖的形象,因此树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这里所说的品牌树立即是设计师通过对生活的关注通过产品表现出来后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让产品体现出企业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系以便在市场上出类拔萃进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过程。由此,产品(工业)设计的作用可见一斑。
工业设计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种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架构体系,它集心理学、美学、人体工学、工程制造、市场营销…多种学科于一体,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设计已经渗透到从产品研发、制造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当中。
作为品牌树立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工业设计俨然成了品牌形象的脸面,在产品研发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对于产品品牌的维护、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乃至产品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世界上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品牌三星、索尼、苹果,其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工业设计在企业当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设计创新已被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
假如世界上不曾出现过山寨,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了,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想象。山寨产品不仅在中国占有很大市场,而且远销,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即便我们不说山寨是走向创新的有力手段,但我们并不否认山寨是走向创新的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曾经作为一家成立时间相对较晚的科技公司,三星通过支付专利金引入技术,然后以模仿和借鉴的方式学习了他人的技术然后再改造成三星式的技术加以运用,通过这一方式的使用使三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大缩短了与同行在技术开发上的距离,这为以后超越竞争对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曾有业者很简单地认为山寨就是模仿,劣质的代言词,但是有多少辩证的声音在向人们指出山寨也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优势与价值:一方面,山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发起了对垄断行业的挑战,其产品以多元化的形式出现,就工业产品而言,从功能上的拓展,细节上的延伸与创新方面催生了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并试图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新鲜和直观的体验;另一方面,山寨产品作为一种竞争,它对细分化的市场需求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渗透,迫使一些所谓的品牌企业在压力面前坚持做更精致更专业的研发,核心技术成了他们区别于山寨企业的显著标志(而这点却正好是山寨们的软肋),绝不可以马虎抄作,稍有不慎市场份额就会有被山寨企业吃掉的可能。但是当山寨越来越泛滥,产品之间毫无差异化而言,众人山寨我也山寨的时候,整个市场就会变得非常恶俗。
所以我们说创新不只是企业的个人行为,它需要资金、技术的投入,政策的支持,当然也需要(21世纪)人才的使用用以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协同工作。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措施,让企业克服拿来主义的诟病,鼓励其推陈出新,维护其苦心经营所取得的品牌信誉已成了当务之急;更重要的一点是怎样将这股力量中的一些中坚力量进行有力的规范,引导和扶持,允许一部分企业先挺起腰板昂起头来,起到一个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山寨企业而言其自身也要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方面来提高自己的公信度和服务力,以此来博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山寨并非仅指产品,它也是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精神,我们提倡“敢想、敢拼”的山寨精神,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我们在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当中发挥这一精神,相信我们的民族产品中会出现更多诸如联想和海尔之类的世界级品牌。
未来中国在某些领域可能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但是中国主要的公司准备好解决创新所需的步骤“国际基础课程”了吗?虽然创造性是被鼓励的,但却不能把它与创新性相混淆。中国非常成功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成功的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实行了借鉴主意(事实是,盗版)。奇瑞汽车公司充分的体现出了这点。盗用通用汽车公司(法院的判决解决了这个争议)的设计,将其重新包装后在中国内地销售,通用汽车的合资合作伙伴和上海汽车工业公司在这些地区还没有设立管辖。 据J.D. Power Commercial Consulting公司董事Michael Dunne讲: “对于急于要创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公司的中国政府来讲,汽车行业是个尤其重要的领域。设计和处理自己的产品是汽车工业的核心,如果不能做到这点,怎么可能具有竞争力。” 中国能技术创新吗?与其它国家不同,由于中国在其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她的大多重要技术都被外国公司所控制,而使她错过了关键的一步。尽管她在空间计划上很成功并且以火药和纸的发源地为荣,中国公司并没致力于研究——所有创新的源泉。 技术人员的回国潮带来了希望,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海归。一般直接翻译为“海龟”,指那些回到自己出生地的海龟。实际是指那些在美国技术公司工作然后回国的中国人。 中国专家质疑中国的企业和公司能否进行技术创新。在这方面文化是个重要的因素,在中国很少提倡个人创新和承担风险。作为实现中国2050年成为世界领先这一目标的第一步,中国政府实行了科学技术15计划来破除阻碍实现创新。
中国能否实现全球性创新?答案就在于中国的一句老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