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救赎”篇
1 艺术家应回到艺术创作本位上来:
艺术寒冬恰恰是吹向酩酊大醉者脸上的一缕冷风,足以使后者酒醒大半。艺术家作为一种特殊个体,其身上凝结着各种符号,就精神活动而言,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精神劳动者和审美价值输出者;就观念形态而言,艺术家受到其丰富想象力的启示,几乎总是新事物的鼓吹者和新形式的发明者,即一个变革的先知;就社会分工而言,他则被视为艺术从业人员,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而从经济学角度讲,他又成了艺术市场上的商品生产者兼供应方。但是,诸如此类现象学观察并非要消解或抹平艺术家之为艺术家最切己的定位,即构成其所是的身份定位。作为“诗人最古老的兄弟(波德莱尔)”,艺术家真正的力量,来自于他不曾实现的事情,这一天职迫使其率先反思:何谓艺术?何谓艺术与资本?何者更为本质等问题,以便摆脱对资本意识形态的屈从心理,以独立的精神姿态推动其艺术创作。
全球艺术市场骤然面临寒冬,对于此前艺术家被过于火爆的市场表现撩拨得烦躁不安的心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态的平稳和对艺术价值的尊重与激情,有助于更从容地关注其创作本身,而不会盲目地听任资本的操纵,成为被其宠坏了的傀儡,以无节制地制造下流无聊的玩意儿。只有作品本身在艺术形态和表现上的突破,才能对艺术家自身,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素质带来真正的提升。
2 艺术家应与批评家进行良性互动:
批评家不能沦为艺术家的吹鼓手;艺术家也并非批评家的天然雇主或广告客户;批评家应与艺术家良性互动,以期发现和缔造某些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个体或艺术家团体,如意大利的“超前卫”,法国的“新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和群体。这些建立在严格原创意义和艺术独立性之上的艺术家或团体,将无可置疑地成为夯实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本体基础。
同时,本土艺术杂志也应从对资本收益的优先立场,转移到对优秀艺术作品的关注上来,其职责,一方面是将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和声音放大,另一方面则是促进国际、国内艺术交流,包括国外艺术作品介绍,国外美术管理体系的引介,国际艺术市场经验的借鉴等,为了胜任这一角色,艺术杂志的精品化和双语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尤其是后者,否则,外国资本和批评家在强势文化心理驱使下,势必会一如既往地忽略本土批评话语,以自己的标准取舍某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导致中国艺术批评被日益边缘化和趋于萎缩;而一些优秀的本土艺术家也很难在坚持与西方评价体系不同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时,获得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3 本土艺术作品评估体系和标准的建立:
在中国,本土公共美术馆在固有角色上的“缺位”与“失职”,有可能由两方面的力量加以补充和庖代。
一方面是迅速勃兴的私人美术馆或其他类似的大型非盈利性艺术空间。这方面突出的例子当属国内的今日美术馆和国外的尤伦斯空间,虽然二者的运作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差强人意的表现,但其存在本身,已经为中国本土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生态优化的可能性途径。鉴于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滞后,政府针对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的相关政策不仅保守而且与时代脱节,有私人基金会背景的美术馆或非营利性空间势必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另一方面则有赖于那些能够保持独立思想姿态,而非资本代言人角色的批评家对艺术作品的客观评估,这一严肃态度不单是对艺术家本人的尊重(在很多时候,这一尊重可能会让艺术家自尊受损),也是对建立良性市场收藏不可或缺的质量监管和评估信息
4 本土收藏家应扩大收藏视域,分散收藏风险:
在当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空间日趋压缩和饱和的情况下,本土收藏家和私人画廊不应该只将目光紧盯在本土艺术市场上,而应适度扩大收藏视域,分散收藏风险。比如,一些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作品价位已往往低于国内二、三流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本土收藏家如能克服信息交流上的不畅通,适当放宽眼界,兼顾内外,有效分化风险,必能做到稳妥投资,良性收益。
同时,在货币兑换方面,人民币相比于美元和欧元的日益强势,也为有效利用人民币的强劲购买力提供了现实条件和投机机遇。
在此仅举两个小小案例,以证实笔者所言非虚。比如,意大利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基亚(Sandro Chia)一张1989年的水彩作品——《人》(UOMO,31,6 x 23,7 cm),在法国拍卖网上的估价也只有1400 至 1800 欧元 ,价格委实诱人。
同时,无论是欧美的艺术新秀,还是亚洲的优秀同行,其作品价位相比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位更为理性和规范,如韩国的年轻摄影家李明浩(Myoung Ho Lee),其受到国际普遍好评的作品——《树》系列,在美国摄影收藏网——Lensculture上的售价也只有400-750美金(每张30个Copy)不等,即便在中国年轻艺术家看来,也委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5 市场寒冬并非艺术发展的绝境
记得有人讲过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画家和一个小偷在同一牢房服刑,画家好奇地问小偷:出狱后你还偷吗?后者反问道:出狱后你还画画吗?
这则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的笑话,轻松地揭示了某种与职业相关的脾性的顽固之至。这一哲理也同样适用于艺术品收藏市场。
艺术市场遭遇寒冬之际,不仅有助于清洗大量投机资本对艺术市场的造成的泡沫,恢复艺术生态;同时也是某些大型公共美术机构和巨无霸级收藏家张开大腭,低价采购的大好时节,因此,对艺术寒冬纯粹悲观的机械化理解大可不必。
但是,无论是低价扫荡,还是高价惜购,其对象永远都只针对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或被解释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此一来,这一问题便又同第一个问题构成一个循环,即艺术家必须以艺术创作为本位,以期生产出经得起艺术思想史批判的优秀作品。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