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开办家居建材市场缺乏合理规划和市场调控;缺乏客观、准确的投资信息和科学论证,一些国内、国外的投资商在未能充分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实际需求和项目发展前景的情况下,仅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盲目地兴建市场。使得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一类城市家居建材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都呈现比较明显的“泡沫”特征,处于“超饱和”状态。以北京为例,仅从六里桥南里到玉泉营环岛4公里左右的三环路两侧,竟遍布了十几家大型家居建材市场。这种现象在其它大城市也较普遍,经常会见到一些超大型的家居建材市场集群。由于区域市场总量的供过于求,加之分布不合理,使得一些市场招商不足,人气不旺,销售额被稀释,利润空间大幅下降,竞争加剧,甚至出现不正当竞争。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同行”过多,“分母”太大。如果这种情况再不得到抑制,任其发展,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理念创新、业态多元
就我国泛家居行业尤其是北京地区的经营理念创新而言,其发展轨迹应该是,经营商品—经营商户—经营管理—经营诚信—经营服务—经营品牌一直到今天的“经营消费”。可以说,“经营消费”是所有经营理念的核心,其本质就是家居建材流通载体为消费者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实现其消费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方面北京始终走在前列,居然之家(查看地图)的“先行赔付”;一些大品牌家居卖场普遍采用的“市场负全责”、“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城外诚将房产、家具、建材、家装四个界面合成实景展示的“四象合和”,实行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大一站式购物”等,都是理念和模式创新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泛家居流通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业态多元化。其主要形式可以概括为,摊位制卖场、建材超市和独立的品牌专卖店。由于后者的数量和规模都相对有限,因而目前家居建材流通业态的主体依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摊位制卖场和渐进的建材超市。可以说,当前我国家居建材流通领域已呈现出摊位制卖场与建材超市并存,两种模式既竞争又互动的态势。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