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就是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不断提升品牌资产的价值。然而在品牌管理中一直存在着许多误区,品牌管理者对品牌的本质认识远没有到位,因而很难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
创建品牌策略
长期以来品牌管理者认为成功的品牌主要是知名度高。至今仍有不少企业经营者选择媒体主要是看影响面而不是影响力,即能否对消费者产生实质性的作用。现代品牌管理理论认为:创建强势品牌,更重要的是认知品牌内涵,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据此设计有效的创建品牌策略。消费者品牌心理主要包括对品牌的功能性认识和对品牌形象、个性的象征性意义认识两方面内容。在产品高度趋于同质化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对品牌形象、个性的象征性意义认识更加重要。品牌管理实践表明,当一个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象征性意义,它将深深影响着消费者潜在的欲望和冲动,同时它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形成忠诚感,又是持续不断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源动力。可见增加与消费者关系建立与维系是创建强势品牌、品牌资产增值的最有效的途径。研究认为,满足人们内心需要是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
品牌的想象力
品牌名称、标识设计对打造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标识包括文字标识即采用独特的文字形式书写的标识(比如可口可乐的标识、联想的品牌标识等),抽象的标识(比如梅赛德斯的星星、劳力士的皇冠、奥运会的圆环、海尔的海尔兄弟标识等等,这些没有文字的标识通常又被称为图标),以及许多标识介于这二者之间。在品牌管理中标识往往被设计成图标,以便以某种方式强调和修饰品牌含义。
消费者心理学研究证实,公司在仅有名称和标识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存在着差异,最终影响力可能也是有限的。特别是抽象的标识更是有利有弊,标识抽象一些显得独特,消费者可能很难理解标识想要表达什么。实验心理学研究证明,一种抽象的标识可能缺乏一个具体的标识所拥有的内在含义,因而消费者的记忆效果会下降。只有与消费者的关系不断强化与维系,品牌才能影响消费者行为。
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讲,通过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沟通是品牌力的源泉与动力。从哲学认识论讲,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在一定的知觉情境下,采用一定的知觉方式对客体的感知。从心理学角度讲,形象是人们反映客体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图式。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品牌管理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所感知和接受的形象与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还要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和精神体验。在这里,品牌形象主要反映了消费者的情感需要,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所以通过品牌形象所产生的丰富想象力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长期的,品牌资产的增值是持续的。
消费者心理研究表明设计品牌形象策略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消费者的价值观与信念。因为消费者的价值观与信念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观念。第二,消费者的兴趣与情怀,特别是能为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情感性利益。第三,消费者期望为拥有物所表现的行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真正把握好这三个方面,还得要去了解当今的消费者,他们想成为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要做什么等等,而最关键的是他们体验到什么。
加强新媒体的组合
长期以来在品牌管理上广告媒介的投放一直都很少考虑受众心理的变化与他们接受媒介的方式的变化。今天由于年轻人市场潜力巨大,如何针对80后、90后一代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品牌管理者在广告媒介选择策略上,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首先,对传统媒体要加以重新认识。有调查表明,20岁以下的90后基本上不看报纸,看也就是浏览一下。电视广告要与他们所关注的节目相配合。与其说新媒体属于年轻人,不如说年轻人更加需要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年轻人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具有独立个性,追求彰显个人本色的消费需求,尤其在服装鞋帽、快消品、汽车、娱乐品、IT数码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营销策略,尤其是新媒体方面的应用,手段更加多样化,影响力更加具有针对性。正如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所罗门认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他们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热门的而什么又不是”。
中国有近7亿的手机用户,有近4亿的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是青少年的集中地,这群人会成为未来不可替代的强大消费力,但他们目前购买力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企业主都持观望态度。专家认为,年轻人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具有很强大的消费能力。特别是近几年有关媒体的调查研究发现,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这是传播方式的问题,新媒体的好处就是可以找到不同的点,通过点对点,互动方式,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创造流行趋势。
受金融危机影响,通信市场增长放缓,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如何准确定位目标受众,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是很多通讯厂商营销推广的重点。对于当代年轻人,从追求话语权到主动控制话语权,他们不再盲目地跟随潮流,而是主动参与、创造和掌控个人世界。他们不再被动地收听唱片公司和排行榜推荐的歌曲,而是更加倾向宣扬自己的主张,依照自己的喜好收集音乐、排列个性化播放列表,甚至自己剪辑、重新混音和制作音乐内容。他们想要的不只是按下音乐播放键,更是参与到音乐中,共同创造一场属于年轻人的玩乐派对。例如,基于年轻人的互联网行为和玩乐态度,诺基亚推出了史无前例的全互动网络直播演唱会,并颠覆了传统演唱会和网络直播中观众只能被动观看的规则。
新媒体之所以将大行其道,其就在于“新”字,不仅表现形式新,内容新,更主要是传播方式新,更加符合年轻人口味。这些年轻人将引领音乐、互联网、数码产品的消费潮流,要想抓住这股潮流,必须认真调研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及变化,同时,还要善于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沟通方式和他们交流。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9-85421195 |